中技物流了解到,深秋的
营口港(3.43, 0.10, 3.00%)阵阵北风袭来,持续的雾霾掩盖了远处的景致,但火车汽笛声仍旧十分清脆。
铁龙物流(5.71, -0.10, -1.72%)(600125.SH)沙鲅铁路分公司就在营口港与营口火车站之间,这一段14.17公里的铁路叫做沙鲅铁路支线,是2005年以1.34亿元从沈阳铁路局手中购得。
如今该铁路支线二期改造已经完成,铁龙物流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最初预计的运能从4600万吨/年提升至8500万吨/年,但现在看起来达到1亿吨/年的产能困难不大。”
在铁龙物流收购沙鲅铁路后的八年里,除了铁路货运物流业务,房地产、特种集装箱在营收中占比也较大,与铁路货运物流一同被称为铁龙物流的三大支柱行业。
然而,铁龙物流总经理于庆新称,近年来铁龙物流已经降低了对房地产业务的营收比例。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冷链物流基地项目,但该项目距离建成贡献利润尚有三至五年时间。
受制经济环境
铁龙物流经营前景到底如何?在上证所举办的“我是股东——走进上市公司”调研活动现场,不少投资者就此问题询问铁龙物流高管。总体而言,铁龙业绩与经济环境紧密相关。
Wind资讯统计显示,铁路运输中的铁路货运及临港物流业务对历年经营业绩有较大贡献,营收贡献度从2007年的18%上升到2012年的67.54%;铁路特种集装箱业务从2007年的19.73%上升至23.90%;房地产业务占比则从45.09%下降至2012年的4.18%。据了解,今年的情况依然持续下降。
占铁龙营收第三大的房地产业务被最先问及。“房地产业务属于风险控制型业务板块,是战略性业务成长期的利润补充,前几年也为公司贡献了可观的收益,近两年随着铁路核心业务规模的不断放大,同时也受宏观调控影响,其贡献占比下降,公司已开始逐步控制房地产业务的规模,减少资金占用。”公司总经理于庆新如是称。
他透露,目前该公司在售的大连连海金源项目受到宏观调控影响,销售进度有所放缓。太原项目正在建设期,主体工程已完成95%,配套工程也完成了40%,计划明年下半年投入市场开始销售。
由于国家积极调结构,应对经济下滑的风险,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于庆新称,公司确实感受到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压力。钢铁、煤炭这两个品类货物的运量从去年到今年前几个月的减少对公司的经营压力比较大,公司积极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一是与港口联合营销,加大合作力度,吸引货源,提升区域物流的整体竞争能力;二是延伸业务链条,增加代理业务、运输、储存、订船订舱等一系列业务;三是依托公司的优势资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加贸易业务的规模和品类,大的品类有钢铁、矿粉、煤炭等,同时兼顾多种小品类货源,广泛吸引货源增运增收。
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对铁路特种箱业务的投资规模,目前特种箱业务新增的收益已基本弥补了铁路货运及临港物流业务的减量。而对于发改委提高运费对铁龙物流的影响,于庆新表示公司作为铁路物流企业,收入和利润也主要来源于公司为客户提供的各类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公司沙鲅铁路正线仅14公里,运距较短,铁路运价调整对公司经营收益影响不大。
尽管如此,铁龙物流能否走出现在的业绩困境仍是未知数。公司三季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04%,2012年年报同比下降8.25%。近五年年报业绩的高增长出现在2007年与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5.23%和36.59%。
拓宽投资路径
经济不景气,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好在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不会选择坐以待毙,铁龙物流也是如此。
于庆新称,公司特种箱业务对冲了部分经济下滑导致的业绩下降风险,但现场还是有中小投资者关注特种箱研发的必要性。根据2012年年报数据,铁龙物流预计2013年经营及投资所需资金约为17亿元,主要用于铁路特种箱、沙鲅铁路、房地产等业务的经营及投资活动,特种箱已经被该公司提到发展战略中相当重要的地位。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铁龙物流独立董事张晓东认为特种箱业务正在起步,以前我国大宗商品物流成本是其他国家的好几倍,但未来发展的方向是网络化、一体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十二五”规划以后物流专业化发展已经有所成效,但集装箱化总体比例依然落后,因此发展特种箱有其必要性。
另一方面,铁龙物流也正在大连普湾新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兴建现代化食品冷链物流交易基地,投资额度为3.65亿元。该项目主要投资建设冷库和冷鲜食品的加工中心、物流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和综合管理服务中心、集装箱堆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在冷藏箱业务运行两年后,铁龙物流发现该业务还是需要基地,因此斥资在大连兴建冷链基地。但该基地建成尚需3~5年,目前仅仅停留在政府审批程序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铁龙物流今年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18亿元,同比下降24.86%,今年8月份股东大会刚刚通过发行不超过15亿元公司债的议案,因此资金链情况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