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8月1日起,新的“营改增”政策,取消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可按营业税规定差额计算销售额的规定,使得国际货代企业税负大幅上升。处在“营改增”困境中的国际货代企业该何去何从?
目前情况: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针对国际运输服务及其辅助业的部分条款不完善,导致国际运输业务链中不同环节的纳税混乱,而国际货代业抵扣链条不完整,货代企业绝大部分收入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需要全额纳税,税负大幅增加,且税负难以转嫁导致整个行业发展面临困境。与此同时,也将增加中国货主的负担。
国际货代面临的困难
1、仓储、堆存、货代、船代、港口码头服务、装卸搬运等,被归入“物流辅助业”按6%标准纳税。如果国际班轮在华委托船代企业开展船舶代理业务,包括代收代付海运费,则他们开给船代企业的发票为零税率,而船代公司开出的发票需要交纳6%增值税,是按运费全额纳税,则船代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也势必转嫁6%税费。
2、仅仅允许“国际运输服务者”按零税率开票并不合适国际货代复杂的行业,在进项税抵扣中“断链”,实际增加了税负。
3、接收到的运费发票为零税率,无法抵扣,而他们需要开出全额的运费发票给委托方,因此需要交纳6%的增值税,相对于之前货运代理人按运费收支的差额纳税,税费大幅度上升,甚至产生负数。这势必促使货运代理人需要增收6%的“代理费”来平衡业务收支。
另外有相关人士分析:国税局的人说,增值税是一个链条的问题,你必须向下游转移,转移后税负就会降低。但周飞觉得,对于物流行业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一个企业强行向下游转移税负,基本上等于自杀。
中技国际物流——一级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温馨提示:面对营改增后货代行业的困难重重,国际货代企业何去何从?首先必选的还是得大大降低物流成本而不是转移税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